強膝肌力訓練團體課程

自救膝蓋疼痛之肌筋膜按摩與訓練

[實作講座] 自救膝蓋疼痛之肌筋膜按摩與訓練

面對膝關節疼痛議題時,日常照護及訓練扮演關鍵的角色,因為絕大多數個案都存在長時間久坐(包括通勤)、缺乏活動、定焦用眼、重複性動作等,導致肌筋膜緊繃,身體關節排列異常,最終反應在肌肉功能失能(如肌肉延遲反應、肌肉代償)及關節的疼痛上。

肌肉鬆弛劑、止痛藥、電療、熱敷或針對疼痛部位的護具(護膝、肌貼)確實暫緩疼痛,但無法解決問題,比起與疼痛「共處」或者等疼痛「惡化」後再做面對,儘早處理疼痛會是比較積極的做法,除了讓享有更健康及高品質的生活與運動外,也降低未來受傷風險與醫療支出,如:增生療法PRP、復健、手術等。

疼痛源自於關節不穩定,肌筋膜緊繃是主要原因,日常生活及工作對肌筋膜負面影響遠勝過於運動本身(如爬山、跑步、球類運動),但運動只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倒草,它讓原本已失衡的結構超出「臨界點」,最後引起疼痛。

處理這類的慢性疼痛不存在「1招致勝」的動作,而是盡可能安排時間來養護身體,不止是吃的健康、睡眠充足、規律運動,也包括筋膜按摩。比起運動或訓練,筋膜按摩無趣又帶點痛苦,總是被人們所忽視,但它無比的重要。

按摩無效!」有的人操作幾次後就覺得按摩無效就停止,我們怎麼能期待長年累月所累積的緊繃(或疼痛)會在幾小時或幾天就完全解決呢?就好像長年累月養成的「習慣」在幾小時能就改變?這是不可能的事情,套用維骨力的廣告台詞「卡住你的不是關節是觀念」,處理疼痛需要「耐心」及「日積月累」,而不是三天打魚,兩天晒網。

對肌肉來說,按摩是被動方式,維持效果較短,若能搭配「主動」的肌肉收縮,效果會更好,因此在講座中也會搭配相對應的訓練,讓學員可以居家練習(或加入到運動前的熱身中)。

以下是課程大綱:
  1. 何謂肌筋膜?認識頭痛醫腳.腳痛醫頭的概念。
  2. 何謂激痛點?認識按摩的工具、方法與時間。
  3. 認識肌筋膜按摩方式對髖關節功能的影響(遠端影響近瑞)。
  4. 被動式:認識膝蓋疼痛的按摩熱區處理(學習按摩區域及方式)。
    -註1:講師會請自願者當作個案,實際操作流程後,再讓學員練習。
    -註2:請自備滾筒,上課會附贈按摩球。
  5. 主動式:認識與熱區有關的活動度動作及訓練。
    -註3:不需要額外器材,可以作為工作或居家時操作。
  6. 問題討論。
操作為主的講座,有的會讓學員相互練習,目的在於「了解別人狀況等於在學習認識自己身體」,能接受者再報名。

下是講座資訊:
  • 講師:梁友瑋(山姆伯伯)
  • 地點:研力物理治療所(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8號中國企業大樓2樓)
  • 時間:2025年3月16日,上午9點~12點。
  • 費用:2100元。
  • 名額:20位。
  • 對象:一般民眾或對膝蓋疼痛處理有興趣的族群。
  • 備註:上課可以赤腳,或著「乾淨」的運動鞋;請自備滾筒
講座是由研力提供場地並負責收費,山姆負責教課,有興趣參加的朋友,可以加入他們的LINE ID: @2504_1999,或電聯 02-2504-1999。

講座結束後,山姆會留下個人的LINE,可以後續的問題討論。

留言